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首年免費入場!入場登記方法、6大展覽、館內館外打卡靚位推介 消費熱話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首年免費入場!入場登記方法、6大展覽、館內館外打卡靚位推介
發佈日期: 2021-11-11

西九文化區視覺文化博物館 M+ 將於本周五開幕,博物館特設33個展廳、3間戲院,多媒體中心及餐廳,以及六大開幕展覽,推介位於地下展覽的「香港:此地彼方」的展區,內有許多關於香港本地文化的展品,包括曾灶財的《九龍地圖》作品。至於天台花園更可以180度飽覽維港景色,可惜暫時未能開放。各大展館的展品數量之多讓人花多眼亂,現推介多個必去打卡位,大家記得要save post 。

M+

 M+ 的展品能呈現亞洲文化,展廳大多設於二樓平台,為訪客提供流暢及貫通的觀展體驗。縱向大樓 的外觀則與香港都市景致互相呼應,並且外立面與基座平台一致,其混凝土結構也以陶瓦覆蓋,外觀會隨光線與天氣狀況而改變,在周邊鋼骨和玻璃幕牆結構的摩天大樓中別樹一幟。M+大樓外牆亦設有 LED 媒體系統,展示 M+藏品、特別委約創作的作品,以及與博物館相關的內容,以獨具一格的方式為香港的璀璨夜景增添色彩。

M+

除主要展廳外,M+ 將在大樓不同公共空間如 M+幕牆、大台階、工作室、天台花園和「潛空間」展出一系列委約作品和展示。  佔地 65,000 平方米的 M+大樓由世界知名建築事務所 Herzog & de Meuron 的全球團隊與 TFP Farrells 和奧雅納合作設計,是香港最具標誌性的地標之一,既有宏偉壯觀的建築外貌,而大樓雖置身城市景觀中卻極為通達開闊。這座坐落於維多利亞港海濱氣勢磅礴的建築物,採用了引人注目的陶瓦覆蓋縱向大樓,其南面外牆更設有多用途LED顯示系統,用於展示與M+有關的各種內容,令這座博物館成為香港城市面貌中別樹一幟的風景,為香港璀璨的夜景增添活力。位於M+大樓地庫二層、沿着地下鐵路隧道走線開鑿而成的「潛空間」,是M+最具特色的展示空間,將用於展出大型裝置作品。

M+

此外,訪客可在M+大樓內享有獨一無二的多元化體驗,包括大樓內的兩間博物館商店、多間餐廳和可飽覽香港天際線壯麗景色的天台花園。其中,位於M+大樓地庫一層的M+小舖及CURATOR Creative Café at M+已率先向公眾開放。

M+

「香港:此地彼方」透過一段段個人及群體的歷史,展現這個城市從戰後到當下所經歷的各種轉變。眾多具開拓精神的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和電影製作人。「香港:此地彼方」通過個人和集體歷史的呈現,追溯香港從戰後到今天的變革歷程。展覽分為「此地」、「身分認同」、「地方」、「彼方」四章,透過互相交錯的多重視角,展現香港視覺文化,反映這座城市的活力。

 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首每免費入場!入場登記方法、6大展覽、館內館外打卡靚位推介

M+大樓由世界知名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TFP Farrells和奧雅納設計,將成為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整座建築合共18層,並設33個、3間戲院,多媒體中心、研究中心,博物館商店及餐廳等。天台花園更可以180度飽覽維港景色,勢必成為最新週末好去處。 為確保M+訪客能有序入場參觀,博物館將提供網上指定時間預約服務。公眾可於2021年11月5日上午10時起,在西九文化區網站、M+網站,或透過「西九文化區」手機應用程式預約開幕後首兩星期(即2021年11月12日至28日)的參觀時段。一連串開幕節目亦將同時在M+網站及「西九文化區」手機應用程式開始接受預約。 手機應用程式: https://www.westkowloon.hk/tc/wkcdapp M+入場登記方法: https://www.mplus.org.hk/tc/ 前往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公共交通方法: 港鐵: 港鐵九龍站E4或E5出口出站後,沿雅翔道步行約五分鐘。 博物館道巴士站: 每日:綠色專線小巴26、74或74S 週末及公眾假期:296D(11月12日開出特別班次) 星期五、周末及公眾假期:綠色專線小巴77M、26D或74D 柯士甸道西巴士站: 215X、261B、281A或215P


立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