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以一幀圖像凝住香港,你的腦海會浮現甚麼?蜿蜒的維港海岸線、展現時代變遷的公共屋邨建築、連結過去的霓虹夜景,還是只留在記憶中的九龍城寨?藝術是美的展現,也是一份想像與記錄,透過不同的角度與媒介,藝術家既凝住、也凝聚了香港的點滴瞬間。
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鄉村的藝術家 Rick Lowe,在 Gagosian 的香港藝廊舉行首場亞洲個展「港灣碎影」,以抽象繪畫重新詮釋香港的城市景觀。這位 MacArthur Fellows Program 得主透過獨特的藝術語言,將自己對香港的零碎記憶轉化為充滿活力的視覺敘述,探討社區、身份與都市發展的複雜關係。
「我對香港的記憶非常碎片化。」Lowe 坦言。他於 2012 年首次造訪香港,當時僅停留兩日,只留下零散印象,卻反而成為這次創作的靈感。展覽的核心作品《港灣碎影》最初是一幅巨型畫作,由 21 幅 4 乘 4 呎畫布組成,總尺寸達 12 乘 28 呎。Rick Lowe 在完成約六成後,大膽地將作品拆解為 9 幅獨立畫作,每幅由 1 至 6 塊畫布構成,並透過調整視覺元素和展示方向,為每件作品注入獨特個性。「這是我對無知的坦承,我沒有能力將它們拼湊完整,所以讓它們保持碎化的片段狀態。」他同時強調作品的展示方式是開放的,觀者大可將每幅作品 90 度甚至 180 度旋轉擺放,如拼圖般拼湊組合。「它們都沒有唯一的、絕對正確的展示方向,這正好反映抽象藝術的自由詮釋。」
Lowe 的創作源自對地圖與多米諾西洋骨牌(dominoes)兩者之間關係的探索。為了理解社區脈絡,他必須學習閱讀地圖。「我對地圖的美學非常感興趣,不但研究土地使用與基礎設施地圖,也愛欣賞各種地圖配色的純粹美感。」透過地圖,他獲得色彩與構圖的直觀創作靈感,並赫然發現骨牌的點數排列與地圖結構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