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問題是香港都市人普遍面對的護膚挑戰,而正確認識不同痘痘種類及其中最為棘手的囊腫型暗瘡(Cystic Acne)是關鍵所在。囊腫型暗瘡屬於最深層且嚴重的痘痘類型,往往伴隨劇烈疼痛與易留疤風險。本文以皮膚科醫生的專業視角,深入解析各類痘痘的差異,詳述囊腫型暗瘡的成因及典型症狀,並提供科學且值得信賴的治療與日常護理建議,助您全面掌握有效改善肌膚的方法。
了解痘痘種類:從黑頭到囊腫型暗瘡
痘痘大致分為六類,從輕微到嚴重依序為黑頭粉刺、白頭粉刺、丘疹、膿皰、結節型痘痘及囊腫型暗瘡。黑頭和白頭屬於非發炎性痘痘,成因多是毛孔因油脂和死皮堵塞,黑頭因接觸空氣氧化變黑;丘疹和膿皰則屬於發炎性痘痘,紅腫且膿皰內有膿液。結節與囊腫型暗瘡為深層炎症,尤其囊腫型暗瘡位於皮膚深處,痛感強烈且易留下永久疤痕。
痘痘種類 | 主要特徵 | 成因 | 建議處理方法 |
---|---|---|---|
黑頭粉刺 | 毛孔開口、黑色堵塞 | 皮脂和角質堵塞 | 溫和定期去角質 |
白頭粉刺 | 毛孔閉塞、白色凸起 | 皮脂堵塞 | 控油清潔 |
丘疹 | 小紅塊、無膿液 | 輕度發炎 | 抗炎藥膏,避免刺激 |
膿皰 | 含膿白點或黃點 | 細菌感染發炎 | 抗生素藥膏,不擠壓 |
結節型痘痘 | 深層堅硬紅腫 | 深層毛囊炎症 | 專業醫療介入 |
囊腫型暗瘡 | 大型紅腫硬塊,劇烈疼痛 | 深層毛囊感染發炎 | 依醫囑用藥及專業治療,不手擠 |
囊腫型暗瘡:嚴重程度與深層風險
囊腫型暗瘡是一種位於皮膚真皮層的大型紅腫硬塊,沒有明顯膿頭,觸摸時疼痛感明顯。其成因與皮脂腺過度分泌、雄性荷爾蒙失衡、毛孔深層堵塞、細菌感染及壓力睡眠不佳有關。與一般表面痘痘不同,囊腫型暗瘡因炎症位置深,癒合期長且容易留下凹陷性疤痕或色素沉澱,需格外重視。
專業治療是關鍵!不可自行擠壓或刺破暗瘡
皮膚科醫師強烈建議,面對囊腫型暗瘡不可自行擠壓或刺破,因為這會將發炎擴散至周圍組織,造成永久性疤痕。推薦的治療方案包括:
酸類去角質 | 如水楊酸、杜鵑花酸,可溫和去除堵塞物,促進細胞代謝。 |
外用藥膏 | 含過氧化苯酰或硫磺成分,有效殺菌及消炎功效。 |
口服藥物 | 如抗生素、口服A酸(異維A酸),針對深層炎症,需醫生處方及監控。 |
專業療程 | 如皮質類固醇注射(暗瘡針)、排膿、雷射及光動力治療,有助快速減輕炎症與改善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