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名為《Go Over》的畫作,在「海外學生仁濟夜2025」以一百萬港元的拍賣價成交。這不僅連結起藝術家Geneve Chu的內心世界與慈善家葉林麗珍的社會關懷,更見證了藝術如何從個人療癒延伸至集體公益。

擁抱成長
對Geneve而言,《Go Over》的創作是一段直面過去、擁抱成長的旅程。中學時期,她曾迷失於考評標準與自由創作之間,對完美的執著使她焦慮不已,並因此停止繪畫三年。她很高興這次有機會為了慈善而重拾畫筆,以雙手觸碰顏料時,更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療癒力量:「我意識到自己回不到從前了,我成長了許多,經歷也比三年前豐富。」如今她不再視情緒為壞事,把過度思考轉化為創作養分,通過感受而非控制去作畫,透過反覆塗繪去釋放情感,期望觀眾也能從中找到共鳴。

葉林麗珍作為仁濟醫院董事局總理,致力投身慈善事業,她分享收藏《Go Over》的原因:「不單只因為它的視覺美感與顏色配搭,更因為它所傳遞的情感深度。畫作以個人成長為主題,描繪了Geneve掙扎與突破的歷程,讓我想起自己在人生某些階段所經歷的蛻變。」她又提到早前跟丈夫環遊世界的點滴:「我們走訪了世界各地的藝術館,我重新感受到藝術的力量,更珍惜每一次心靈的重塑。」她表示自己雖無藝術背景,但認為在慈善活動中購買藝術品極具意義,既可助人,也是獨特的回憶。

在葉太心目中,優秀的藝術家「創作時要用真誠的心,對社會要懂得關懷,對自我探索要有勇氣和價值」,而Geneve正是一例。她深信年輕藝術家是社會創意的種子,因此特別重視為他們提供展示平台,「無論是展覽、慈善活動,還是社交媒體的推廣,也要給予支持,讓他們在創作路上不感孤單。每個人都需要機會,尤其在這個AI時代,唯獨藝術不能被輕易取替。」對於葉太的支持,Geneve心懷感激,並拆解「Artist」成「Art is? T」來分享其想法:「我不視自己為藝術家,而是一個不斷質疑、探索和實驗的人。T字代表我,就像一個人在敞開雙手擁抱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