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先賺一百萬?香港仲有大量有錢人!拆解40萬富翁的致富密碼

34歲先賺一百萬?香港仲有大量有錢人!拆解40萬富翁的致富密碼

21-11-2025
ESQUIREKatie Ho

在高通脹、高息與疫後反覆重啟的全球經濟環境裡,香港的財富地圖正悄悄洗牌。表面上,樓市依然疲弱、股市剛剛有點起色,但花旗銀行最新發佈的《香港千萬富翁調查2024》卻展示了另一面的真相。在同一個城市裡,有一群人正以更快、更早、更有紀律的方式積累屬於自己的資本。這份調查遠反映出香港人還是非常有錢,也讓我們理解在香港致富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34歲先賺一百萬?香港仲有大量有錢人!拆解40萬富翁的致富密碼

花旗的調查採用了一個相當嚴謹的定義:要成為「千萬富翁」,必須同時擁有至少1,000萬港元淨資產,以及至少100萬港元的流動資產。

以此推算,香港目前擁有接近40萬名千萬富翁,佔21至79歲人口約七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旺角行人專區望過去,每十幾二十多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的資產其實早已突破八位數。

這個數字在疫情後一度回落,如今再次反彈,顯示就算資產價格波動劇烈,香港的高端財富階層其實從未真正動搖。把視野拉得更闊一些,擁有至少100萬港元流動資產的更大一群「富裕族」依然龐大,構成了香港持續消費力與資本市場的底層力量。
 

34歲先賺一百萬?香港仲有大量有錢人!拆解40萬富翁的致富密碼

更耐人尋味的是,富裕階層正在年輕化。不少踏入富裕門檻的人都比上一代更早開始理財,更願意涉足投資市場,也更可能投身創科、新經濟類的行業。

這種改變帶著香港特有的時代感一上一代人的致富可能靠樓市紅利或長期職位累積,但新一代的財富來源則更分散,當中包括更早期的投資、職場跳槽的議價力、新的收入模式,甚至網絡經濟帶來的邊際收入。

雖然報告沒有提供年輕富裕階層的確切數字,但年輕化已經是所有媒體共同觀察到的趨勢,這意味著未來香港的投資語言、風險取向、消費文化,都將由這批新世代逐漸塑造。

34歲先賺一百萬?香港仲有大量有錢人!拆解40萬富翁的致富密碼

在所有數據當中,最能引起共鳴的必然是香港千萬富翁平均在34歲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港元。

這個年齡幾乎像一道寫在城市基因裡的關卡。對大部分港人而言,34歲是從畢業十年、正式成為職場中堅的階段,同時也可能是要面對人生第一層重責,結婚、生小朋友、供樓、照顧父母,甚或面對首次失業的風險。

在這段人生密度最高的時期,許多人卻已經成功存下第一桶金。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第一個100萬並不是靠運氣或父幹得來,而是59%單純靠工作收入累積。

換句話說,香港這座城市雖然競爭激烈,但仍然給予願意深耕專業、保持紀律的人以明確的回報;當你在最辛苦的十年裡堅持住,自控住花費,把每一筆收入從玩樂變成未來選擇權,第一個100萬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遙遠。